海南省文昌市三面臨海,海岸線長278.5千米,受臺風災害影響嚴重。2020年6月,文昌市正式啟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,通過精心謀劃組織、強化工作措施,積極探索、高位推進普查工作落實,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項任務。
機制健全 運作順暢
有效解決堵點難點問題
文昌市將建立普查工作組織架構、健全工作機制作為推動全市普查工作開展的基礎保障,成立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,按照“1+9+29”機構模式運作,即1個普查領導小組抓統籌協調,9個行業牽頭部門作主導,29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。
基礎框架搭建好了,如何讓各個業務口的普查任務“落地開花”,順利結出“普查果實”?文昌市結合實際,在普查工作領導組織架構模式下,成立了住建、應急管理、資規、林業、水務、交通、公路、氣象、地震9個行業部門普查工作組;成立了以應急管理部門分管領導為主任,其他8個行業牽頭部門分管領導為副主任,業務骨干和技術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普查工作專班,負責日常工作推進和落實;建立了各鎮、各村普查工作領導及業務人員聯絡機制,構建完成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普查機構網絡。
為有效解決各部門在開展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堵點、難點,文昌市以制度建設為導向,以集中辦公為保障,編制印發了《定期報送普查工作開展情況周報制度》《風險普查工作“雙日”上報“單日”通報制度》《文昌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機制(試行)》等8項普查工作制度,進一步優化普查工作機制。該市普查辦還要求各行業部門已確定的第三方技術支撐單位安排1到2名業務骨干集中辦公,方便各行業部門之間有效溝通對接;抽調進度落后的行業部門工作人員在該市普查辦集中辦公,確保各行業口的工作進度齊頭并進。
因普查工作跨部門多、協調難度大,文昌市把完善信息共享機制、暢通信息反饋渠道、加強部門間互聯互通作為高效高質量推進普查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。該市普查辦前后召開8次會議,組織各部門集中研究技術規范和實施方案,結合各部門職能和工作實際,詳細梳理和分解普查任務,確保責任落實到位。
措施具體 抓手有力
壓實各方工作職責
“市普查辦通報、市政府督查室督辦、市政府約談”,是文昌市壓實各部門普查責任的主要抓手。文昌市政府督查室牽頭成立普查工作督導組開展相關工作,尤其在開展房屋調查過程中,住建部門每日盤點匯總各鎮工作進度并上報至督導組,由督導組對排名靠后的鎮政府進行電話約談提醒。該市普查辦還建立了“雙日”上報、“單日”通報制度,對各地各部門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,共計發文通報18次、督辦3次、約談1次。
打造隊伍 提升素質
營造全社會關注氛圍
作為試點市,文昌市廣泛動員村鎮基層干部、網格員、災害信息員、物業管理人員、市政維修人員等共同參與風險普查工作,共落實專業技術單位9家,以“政府+專業技術團隊+基層干部+社會力量”的方式強化普查隊伍力量。文昌市還通過“線下授課+線上答疑”的方式對各行業參與普查工作的人員培訓53場次,累計覆蓋3779人次。該市還持續加強社會宣傳,截至2月28日,共開展宣傳活動101場次,覆蓋約391623人次,共發放宣傳手冊5000本,張貼宣傳海報200張,發放宣傳小禮品300件,為風險普查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。(陳海濤)